2018年,在全球6136件区块链专利中有4109件来自中国,占世界主要国家区块链专利数量的67%,位居全球第一。 一方面,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时代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,去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就达31.3万亿元,占GDP比重的34.8%;另一方面,由于互联网数据的管理、安全和公平却一直倍受质疑,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辟了新径。 从应用视角来看,区块链创造了信任奠定基础。而区块链巨大的应用场景,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,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。为了理解区块链如何具体实现产业升级再造,让我们深入到区块链的应用场景来一探究竟。 1、存证 区块链“不可篡改”的特点,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“存证”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。只要能够确保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,那么区块链就可以解决信息的“存”和“证”难题。 在版权领域,区块链可以用于电子证据存证,可以保证不被篡改,并通过分布式账本链接原创平台、版权局、等各方主体,可以大大提高处理侵权行为的效率。 在金融、司法、医疗、版权等对数据真实性要求高的领域,区块链都可以创造安全、高效的应用场景。同时,区块链由于记录了所有的交易信息,因此区块链本身就可以形成征信,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。 2、共享 区块链“分布式”的特点,可以打通部门间的“数据壁垒”,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。与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不同,区块链上的信息都会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分布于每一个节点,通过“全网见证”实现所有信息的“如实记录”。 在公共服务领域,区块链能够实现政务数据跨部门、跨区域共同维护和利用,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好的政务服务体验。 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探索把房地产数据上链,在买房的时候,老百姓只需要到银行跑一次就可以实现产权过户。可以预见,随着“区块链+政务”的落地,跨部门的业务协同办理将成为常态。 3、信任 区块链形成“共识机制”,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,真正实现从“信息互联网”到“信任互联网”的转变。 经济发展中的很多问题难以解决,很大程度是因为缺少信任,交易成本高、违约风险大。比如说,中小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,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“信任”问题。 区块链恰能在供应链金融中弥合信任鸿沟。区块链可以增强供应链上下游的信息可信度,通过链上可拆分的电子凭证实现资金的流转融通,打通信息流、资金流和物流,解决多级供应商的融资难问题。 4、协作 区块链通过“智能合约”,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,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和深度。 市场经济是复杂系统,很多行动涉及到复杂的行为主体,如何实现多方主体的高效协同,是经济发展的共同难题。 尤其是在全球语境下,跨境支付、跨境贸易、跨境物流,更是涉及到各个国家出口、进口、运输、监管等各个方面。 把区块链运用于全球贸易,各方都可以同时协作管理,保证所有信息电子化实时共享,从而提高协同效率、降低沟通成本,使得各个离散程度高的主体仍能有效合作。 随着区块链与金融资本、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,构建区块链产业生态,推动产业变革升级已势不可挡。随着“区块链+”在各个应用场景落地,区块链生态将逐步建立,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、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—- 编译者/作者:星系云 玩币圈申明:玩币圈作为开放的资讯翻译/分享平台,所提供的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玩币圈平台立场无关,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。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 |
区块链如何引领产业再造?
2019-11-27 星系云 来源:区块链网络
相关阅读:
- 以太坊网络的5年历程 (上)2020-08-05
- 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商大肆推出新的DeFi加密货币,并表示Solana区块2020-08-05
- 十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商大肆推出新的DeFi加密货币,并表示Solana区块2020-08-05
- 终于等到牛市要来了?!2020-08-05
- 探索当今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利润以及如何参与其中2020-08-05